找到相关内容1061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帕奥禅师答 :在涅槃当中,是否有个常住真心在享受涅槃的常、乐、净?

    问 :在涅槃当中,是否有个常住真心在享受涅槃的常、乐、净?如果涅槃里没有名,我无法想像那是什么情形。 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 :涅槃是不可思议、超乎想像的。如果有个常住真心,因为心是法,那么涅槃就没有意义了。涅槃是苦谛与集谛的息灭,而苦谛就是五蕴,包括了四种蕴。涅槃是一切的息灭,所以如果涅槃还有一个常住真心,那么涅槃就没有意义了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涅槃常乐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0/09004092883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 :《摄阿毗达摩义论》中提到,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?

    第三禅,修行舍梵住只能产生第四禅。如果有人只修行这些禅那,而不修行观禅,则他们无法证悟涅槃。死后他们可能投生到梵天界。唯有观禅才能令人证得涅槃、知见涅槃。 如果他们能以四梵住禅那为基础,照见及它们的因,并且能照见及它们的因是无常、苦、无我,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达到涅槃、知见涅槃、证悟涅槃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道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1/10460993185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六界中的空与识是指名色法的那一个部份?

    一种非真实色法。然而,这里藉着谈到「空界」而将所有的所造色都包含在内。 识属于法,它可分成七界,即眼识界、耳识界、鼻识界、舌识界、身识界、意界及意识界。在此藉着谈到「识界」而将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包含在内。 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风界这四大种色加上空界所代表的所造色即涵盖所有的究竟色法,识界则涵盖所有的究竟法,因此这里的六界事实上就是,亦即五蕴。 禅修教授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六识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10/01/09220596422.html
  • 缘起之“此缘性(idappaccayata)”(1)

    今经、律、论多所谈论,现代学界亦然。 日本佛学泰斗宇井伯寿氏将“idappaccayata”译作“相依性”,并依“识缘色缘识。”经句,解释原始经典之缘起说为“相依性”;此后,日本学界有赞成者亦...诸多现象,由“生有(无明识入胎)”→“本有(有分识住胎,成为 持身识维持命根之外,六根、六境、六识互动,识与辗转相缘之一生身、心活动。) ”直至→死有“(命终最后之一念──死心)”,都是属于时分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945985.html
  • 佛教的世界观

    的根本,则由‘识’与‘’而来。也就是说,由‘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’,与‘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’相互交涉对待而成世界。所以佛经里常说:‘识缘色缘识。’那么‘’是什么呢?就是‘五蕴’。   在佛法上说,宇宙万有,皆由‘五蕴’因缘和合而来。五蕴者,一、,二、受,三、想,四、行,五、识。色蕴谓之‘’,受想行识四蕴谓之‘’,所以五蕴又称。  何谓色蕴呢?大乘五蕴论中说:‘云何色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1640192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成立之依据及意义探微

    业感缘起说的基本内容,无明行识六处,以及触受爱取有生老死,是佛教界一致承认的有情生命流转之次第。但是,对此所作的解释,各学派并不完全相同。我们在此可将南传上座大寺住派的观点与大乘唯识学观点作一比较,分析其分歧点。  关于十二因缘解释的分歧点,突出地集中于识与二支,不少佛教的论著中所解释的识支,倾向于以五蕴中的识蕴为识支。但识蕴,仅包括了眼等前六识,同时,将支解释为受想行等三蕴()和色蕴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4341105.html
  • 缘起:传统的诠释是错的吗?

    期(2001)   缘起的生起(anuloma)  1 无明缘行  2 行缘识  3 识缘  4 色缘六入  5 六入缘触  6 触缘受  7 受缘爱  8 爱缘取  9 取缘有  10 有缘生...接着经中又提到行是指身、口、意的活动。因此在缘起的模式中,行缘识是表示身、口、意的活动决定了六识之一的生起。因此,这一定是表示着认知的过程,然后下一支就是所包含的几乎与五蕴相同[33]。第二...

    Michael S. Drummond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2571284.html
  • 甚深难见的缘起学说

    原始佛教重实践,所以多用十二支缘起说明有情世间的开展与还灭。十二支缘起古德每月三世两重因果来说明:一、无明,二、行,此两为过去世能引的因;三、识,四、,五、六入,六、触,七,受为现在世所引的果;八...老死,乃至识缘,所有有支有缘体性兰五何名为有缘体性?谓於是中有因缘生,未永断故有生生,生既生已,唯当希待後时老死。当知此中生之因缘,亦为生;因缘所起,亦为生。有前生故而有役生,有俊世故而有老死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4567747.html
  •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的差別

    般若慧為性。 2.禪定的目標是以四念處為基礎的勝義諦(真諦或)導至內觀智慧。 3.毘婆舍那的特色是透視實相的智慧。 4.毘婆舍那的目的是破除無明(不明四聖諦)。 5.毘婆舍那的結果是獲得正見(或者透視的本來面貌)。 6.毘婆舍那的功用是有四念處的三摩地(定),因此能產生毘婆舍那智慧。 7.毘婆舍那的功德是貪瞋痴的止息,以無三毒故,無生而涅槃。以涅槃故無生,此為真樂。 8.修毘婆舍...

    林武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353205.html
  •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?

   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?一、无明,二、行,三、识,四、,五、六入,六、触,七、受,八、爱,九、取,十、有,十一、生,十二、老死。   佛祖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,发现众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...,发现“六根”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“”的活动,所以产生“六根”;佛陀说因为有“”,所以有“六入”。我们会受生就是有“识”,我们死后,精神继续活动,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,结果就在胎里成长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1154093.html